English

谈老年素质教育

2010-04-01 14:52:00 来源:书摘 张文范 我有话说

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的本质、身体和性格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,老年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老年人的基本素质。基本素质应该是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,促进老年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,成为时代进步中、社会化进程中全面发展的现代老年人。

“素质教育”不仅是高等教育、基础

教育、成人教育、职业教育等要重视的核心问题,而且是终身教育,包括老年教育也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。因为“素质教育”关系到我国各级教育的培养目标、培养方向、培养方法和各类教育的教育评价以及教育质量。

中国老年教育,在自己的教育、教学实践中,需要明确而鲜明地讨论这一关于整个老年群体整体素质,在新的社会化进程中如何全面提高的关键问题。

所谓“素质”,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,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、心理特点;一是指后天经过环境、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。这就是孔子讲的“性”与“习”的问题。孔子说: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。(《论语・阳货》)孔子说的“性”,是人们的本性,即先天的素质,先天具有的生理、心理特征;“习”就是习染,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获得的基本品质和能力。“性相近”,强调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,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;“习相远”,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就其理想人格,最终取决于他后天的经验、学习活动和学习的能力、受教育的程度。

“素质”一词,中文的翻译为“能力”、“胜任力”。它可以是动机、特质、自我形象、互动态度或价值观,也可以是某种领域的知识、行为技能的特性。过去人们讲素质过多地注重品行、品质,而忽视学习能力和技能。老年教育是关乎生命的一种特殊教育,是人性化的教育,怎么让老年学员去快乐地学习,感受到社会化进程中应得到的尊重和理解,感受到欣赏和关爱,感受到平等、自由、宽容,用我想学、我要学、我学会了这种知识和技能,去点拨快乐的人生,在适应社会和时代中,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最满意的教育。

我认为,教育最重要的任务,是塑造美好的人生,培养美好的人格,是提升社会化过程中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事业,这种幸福不是简单的感官的快乐,而应该是比较完整、和谐的有价值的快乐。通过“素质教育”实现以人为本,不分年龄,人人共享,学会高质量地生存和快乐生活。老年教育能不能倡导,一切从老年人出发,一切从时代进步出发,一切为了老年人高质量的生活,一切为了能高质量生活的老年人,这就是老年教育的根本目的。

21世纪的老年人应具备什么素质?费孝通先生在提到现代人的素质时,提出不仅要“各美其美”,而且要“美人之美”的观念,提倡“容忍别人、了解别人、欣赏别人”,树立和谐均衡、“多元一体”的价值观。这种和谐文化教育的素质教育,贯穿于老年人的新的社会化过程中。当代老年人的素质缺陷,主要表现在科学素养较低和思想情绪被“三感”所困扰。“三感”即孤独感、寂寞感、失落感。因此,老年和谐文化教育,就应该在提升广大老年人科学素质和人文关怀教育方面,开展和谐科技文化教育,使老年人在自立、自强、自信、自尊中,积极参与社会活动,倡导科学、文明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,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,在社会进步和社会保障中,实现新的人生价值。

和谐,是人类的幸福追求,和谐是快乐、清新、健康的微笑,让和谐文化教育带给老年人更好的关怀,更多的爱戴,更有价值的快乐与健康!

(摘自《张文范论老年教育》,作者为中国老年大学学会会长。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研究室编辑,电话:022―28355400,28355401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